名师点拨-逻辑判断 1
一.翻译推理
除非 A 否则不 B:B→A
除非 A 否则 B:-B→A
【注意】考点回顾:
①.要把握好哪些关联词是前推后,哪些关联词是后推前。“如果”“就/则/都/一定”是前推后,“只有……才……”“不……不……”“除非……否则不……”是后推前。
②.需要强调“除非……否则……”(否后推前)和“除非……否则不……”后推前),每年都会涉及到,必须要掌握。“除非 A 否则不 B”翻译为“B→A”,“除非 A 否则 B”翻译为“-B→A”,不要漏掉“-”号。
高分点拨 1:题干和选项都有逻辑关联词,从选项入手
【注意】做题过程中,发现题干和选项都有逻辑关联词,题干又比较长,就从选项入手,看选项需要什么就去找什么。
高分点拨 2:有确定信息,从确定信息入手往前找
【注意】如果有确定信息,从确定信息入手往前推。从选项入手,看选项需要什么就去找么。
【例 1】地理老师在五个柜子里放入了五种矿物,每个柜子只放一种矿物:赤铁矿、黑云母、绿泥石、黄铜矿、方铅矿。已知:
(1)如果一号柜放赤铁矿,那么二号柜不放黑云母;
(2)或者三号柜放赤铁矿,或者一号柜放赤铁矿;
(3)如果二号柜不放黑云母,那么四号柜不放绿泥石;
(4)若五号柜放方铅矿,则四号柜放绿泥石。
以下哪项如果为真,可以得出“三号柜放赤铁矿”的结论?
A.二号柜不放黑云母
B.一号柜不放黄铜矿
C.五号柜放的是方铅矿
D.四号柜不放绿泥石
解析:接下来是拔高的方法——消除:
消除目前来说 95%以上的题目都是稳的。题干一般会给到几个条件,最终给出一个结论,让你去补条件;或是给出一个条件,让你去推出结论。一般要补条件的,给出“头”或“尾”,要得到“尾”或“头”,那么中间都是起串联的作用,一旦是串联作用的,要串串的话,中间的词语就得出现两次。所以,若是给了结论,要去找“头”,就去找只出现了一次的。也就是先从结论入手,从 3 号赤铁入手,去题干中找,若是 3 号赤铁又出现一次,就把它叉掉。同理,其他的也顺着来,1 号赤铁、2 号黑云母以及 4 号绿泥石都出现了两次(不用管正负),都排除。选择唯一出现一次的 5 号方铅,C项当选。【选 C】
二.组合排列
高分点拨 1:最大信息是关键
【注意】这部分没有放例题,但是近几年用最大信息来解题的题目还是很多的,所以看下面两道题感受一下最大信息的“魅力”即可。
【例 2】大学毕业的张、王、李、赵 4 人应聘到了同一家大型公司,每人负责一项工作,其中一人做行政管理,一人做销售,一人做研发,另一人做安保。
已知:
①张不做行政管理,也不做安保;
②王不做行政管理,也不做研发;
③如果张没有做研发,那么赵也没有做行政管理;
④李不做行政管理,也不做安保;
⑤赵不做研发,也不做安保。
解析:如拓展 1,根据条件①“张不做行政管理”,根据条件②“王不做行政管理”,根据条件④“李不做行政管理”,从而可以推出“赵做行政”。代入条件③,“赵做行政”是“否后”,根据“否后必否前”,可得“张做研发”,排除 A、B、D 项,锁定 C 项。
高分点拨 2:熟练利用假设法——出现最大信息,不能推就假设它。
【例 3】张先生拟购买几种鲜花,购买意向如下:
①玫瑰、郁金香至多买一种;
②牡丹、玫瑰和雏菊至少买一种;
③郁金香、雏菊、百合至少买两种;
④如果买郁金香,则不购买牡丹。
根据上述意向,可以得出张先生:
A.必须买百合
B.郁金香、牡丹至少买了一种
C.雏菊、玫瑰至少买了一种
D.至少买了 3 种鲜花
解析:
假设1.买郁金香:-玫瑰、-牡丹、雏菊
假设2.-买郁金香:雏菊、百合
高分点拨 3:掌握常考框架题
框架一:一个全对,一个全错,一个一对一错
1.题干特征:一个全对,一个全错,一个一对一错。
2.解题方法:
(1)代入法。
(2)假设最大信息为真。
【例 4】甲、乙、丙三人对一块花田里种植的花朵品种做了两次猜测:
甲:①“它是月季”;②“它不是玫瑰”。
乙:①“它不是月季”;②“它是玫瑰”。
丙:①“它不是月季”;②“它不是牡丹”。
工作人员听到后表示:“你们三人中,只有一个人两次都猜对了,一个人猜对了一次,还有一个人完全猜错了。”如果工作人员的说法是对的,则该花田里种植的是( )。
A.玫瑰
B.月季
C.牡丹
D.玫瑰、月季和牡丹之外的花种
解析:本题是是框架题,题目特征是题干会出现 3 个人,猜某个东西是什么,比如是什么花、什么树、什么车等,每个人说了 2 句话,满足“一个全对,一个全错,一个一对一错”。第一种方法是把选项代入,挨着进行验证即可,在理论课中已经讲解过了,本节课不再讲解。第二种方法是假设最大信息为真,题干共出现 6 句话,看哪个词出现次数最多,一般会出现 3 次,也就是我们要找的那个花或者树。月季出现次数最多,对应 B 项。如果有同学不放心,可以把 B 项代入验证,此时“甲全对,乙全错,丙一对一错”,满足“一个全对,一个全错,一个一对一错”,当选。【选 B】
框架二:只有 XX 说真话
1.题干特征:只有 XX 说的是真话。
2.解题方法:找到涉及 XX 这句话,说话的和他提到的均为假话。
【例 5】F、G、H、J 四个人是大学同学,他们都参加了研究生考试,但最后只有一个人考上了研究生。而其余三人分别成为了作曲家、高中老师和公务员。在研究生考试复习期间,有一天他们坐在一起预测大家将来的生活,
F 说:G 肯定不会成为作曲家;
G 说:H 肯定可以考上研究生;
H 说:J 不会成为公务员;
J 预测他自己将来会娶一名外国妻子。
可是他们的预测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,且预测正确的那个人考上了研究生。
据此可以推断出以下哪项是错误的?
A.J 并未娶外国人为妻
B.F 考上了研究生
C.G 成为了高中老师
D.H 成为了公务员
【解析】拓展.本题是山东真题,思路是一样的。题干是 4 个人,有 4 个身
份,每个人讲了一句话,只有 XX 为真。找到“研究生”这句话,说话的人和提到的人都是假话,所以 G 和 H 说的话都为假,得到“J 是公务员”。只要得到一个结论就可以看选项,注意提问方式,问“以下哪项是错误的”,所以“H 不会成为公务员”,对应 D 项。【选 D】
框架三:3+2
1.题干特征:两个角度描述,3+2。
2.解题方法:找相同,相同归大——做排除;不同里,找出现两次的人。
【例 8】某公司招聘时有张三、李四、王五、赵六、钱七等 5 人入围。
【例 6】某公司招聘时有张三、李四、王五、赵六、钱七等 5 人入围。从学历看,有 2 人为硕士、3 人为博士;从性别看,有 3 人为男性、2 人为女性。已知,张三、王五性别相同,而赵六、钱七性别不同;李四与钱七的学历相同,但王五和赵六的学历不同。最后,只有一位女硕士应聘成功。由此可以推出,应聘成功者为()。
A.张三
B.李四
C.王五
D.赵六
【解析】8.本题是浙江题目,联考也考查了,2023 江苏也考查了,本题可以秒杀,如果今年考到,30s 内就可以解题,秒杀就是简化推理过程。
题型特征:5 个人从两个角度描述,为“3+2”题型,符合题型才能使用秒杀技巧,不符合则不能使用。成功的人是“学霸”,一般问“学霸是谁”。
解题方法 1:找相同,相同归大,做排除(可以简化为找相同,做排除)。排除张三、李四、王五、钱七均相同,均排除,赵六是“学霸”,对应 D 项。
解题方法 2:不同里,找出现两次的人。已知赵六、钱七性别不同、王五和赵六的学历不同,赵六出现两次,所以选赵六,对应 D 项。【选 D】
框架四:4+3+2+1
1.题干特征:4+3+2+1。
2.解题方法:
(1)第一步:找出不满足 3 的人。
(2)第二步:用 2 找出他的队友。
【例 7】航天局认为优秀宇航员应具备三个条件:第一,丰富的知识;第二,熟练的技术;第三,坚强的意志。现有至少符合条件之一的甲、乙、丙、丁四位优秀飞行员报名参选,已知:
①甲、乙意志坚强程度相同
②乙、丙知识水平相当
③丙、丁并非都是知识丰富
④四人中三人知识丰富、两人意志坚强,一人技术熟练
航天局经过考察,发现其中只有一人完全符合优秀宇航员的全部条件。他是:
A.甲
B.乙
C.丙
D.丁
【解析】拓展 1.满足“4+3+2+1”题型,找一个完全符合条件的“学霸”。
解题方法:
第一步:找出不满足 3 的人(找“菜鸡”)。根据④和②,乙、丙知识水平都丰富;根据条件③,丙知识水平丰富,则丁知识水平不丰富,丁是“菜鸡”。
第二步:用 2 找出他的队友。根据④可知两人意志坚强,则看谁和丁的情况一致,根据①,甲、乙的情况一样,则丁的队友是丙,对应 C 项。【选 C】
框架五:最多和最少
1.题干特征:最多和最少。
2.解题方法:注意地域重合问题(南方人/北方人)。
【例 8】某个饭店里,一桌人边用餐边谈生意。其中,1 人是哈尔滨人,2人是北方人,1 人是广东人,2 个人只做电子设备生意,3 个人只做服装生意。假设以上的介绍涉及这餐桌上所有人,那么,这一餐桌上最少可能是几个人?最多可能是几个人?
A.最少可能是 3 个人,最多可能是 8 个人
B.最少可能是 5 个人,最多可能是 8 个人
C.最少可能是 5 个人,最多可能是 9 个人
D.最少可能是 3 个人,最多可能是 9 个人
【解析】拓展 1.看身份不能重叠的是哪个角度,根据题干可知,已知 2 个人只做电子设备生意,3 个人只做服装生意,做生意的人不能重叠,则最少是 5人,排除 A、D 项。如果出现北方则会出北方城市,如果出现南方则会出南方城市,2 人是北方人,所以哈尔滨人一定是北方人,最多的人数为:2 个北方人+1 个广东人+做生意的 5 人=8 人,对应 B 项。【选 B】
框架六:拆分重组比大小
1.题干特征:拆分重组比大小。
2.解题方法:大大则大。即如果 A>B,C>D,则 AC>BD,“>”前面的结合大于“>”后面的结合。
【例 9】某分公司组织员工前往总部参加年终晚会,所有员工要么选择乘高铁,要么选择乘飞机,经统计,乘高铁的员工多于乘飞机的员工,女员工人数多于男员工人数,则下列断定一定为真的是( )。
(1)乘飞机的女员工多于乘飞机的男员工
(2)乘高铁的男员工多于乘飞机的男员工
(3)乘高铁的女员工多于乘飞机的男员工
A.(1)(2)
B.只有(3)
C.(2)(3)
D.一个都没有
【解析】拓展 1.分析题干条件:
(1)高铁>飞机。
(2)女员工>男员工。
据大大则大的原则得到:高铁女>飞机男,则一定能推出的只有(3),B项当选。【选 B】
三.关于建议
1.翻译推理备考建议:
(1)熟记推理规则,熟练之后,有些题可以从选项入手。
(2)特殊考点单独记忆,找头尾。
2.组合排列备考建议:
(1)不要怕组合排列,很多题目长得很像。
(2)掌握常见解题技巧。
①最大信息,假设法的题目都很像。
②框架题的题目长得都一样,适当进行整理。
翻译推理
高分点拨 1:题干和选项都有逻辑关联词,从选项入手
【注意】做题过程中,发现题干和选项都有逻辑关联词,题干又比较长,就从选项入手,看选项需要什么就去找什么。
高分点拨 2:有确定信息,从确定信息入手往前找
【注意】如果有确定信息,从确定信息入手往前推。从选项入手,看选项需要什么就去找么。
组合排列
高分点拨 1:最大信息是关键
【注意】这部分没有放例题,但是近几年用最大信息来解题的题目还是很多的,所以看下面两道题感受一下最大信息的“魅力”即可。
高分点拨 2:熟练利用假设法——出现最大信息,不能推就假设它。
高分点拨 3:掌握常考框架题
框架一:一个全对,一个全错,一个一对一错
解题技巧:最大信息为真
框架二:只有 XX 说真话
解题技巧:找到 XX 这句话,说话的和提到的都为假
框架三:3+2
解题技巧:找相同,相同归大,做排除;不同里找出现两次的人
框架四:4+3+2+1
解题技巧:用 3 找出不同的人;用 2 找出不同人的队友;队友是答案
框架五:最多和最少
解题技巧:注意地域重合(南方人/北方人)
框架六:拆分重组比大小
解题方法:大大则大(比较双方需为矛盾关系)